【中信建投◆政策深度】2023年中国居民消费前景展望
微信公众号声明
重要提示:通过本订阅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信建投”)客户中符合《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规定的机构类专业投资者参考。因本订阅号暂时无法设置访问限制,若您并非中信建投客户中的机构类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请您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对由此给您造成的不便表示诚挚歉意,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核心观点
摘要
✦
目录
✦
✦
正文
✦
现金补助:2020年3月美国国会通过的《冠状病毒援助、救济和经济安全法案》(CARES)提供了3000亿美元向年收入低于7.5万美元的家庭一次性派发;2021年3月通过《美国救援计划》(ARP)向美国家庭共计发放超过1万亿美元。 薪水保护和失业救济:CARES法案中计划支付2500亿美元用额外增加失业保险份额,2060亿美元用于失业救济,此外还有3500亿美元用以中小企业贷款额度;2020年4月颁布的《薪资保护计划和医疗保健增强法案》(PPPHECA)拨款3210亿以帮助小型企业工人就业。 流动性释放:美国财政部向美联储提供了近2000亿美元的信贷保护,通过消费类ABS定向购买与提供PPP贷款等方体为市场提供流动性。
第一轮刺激:2020年4月日本政府向所有居住在日本的民众和外国人发放每人10万日元的现金补助,共计12.8万亿日元。 第二轮刺激:2021年11月日本政府向18岁以下儿童和年轻人,以及18岁以上在读高中生发放每人10万日元的现金,共计2万亿日元。
风险分析
✦
文章来源
✦
证券研究报告名称:《2023年中国居民消费前景展望》
对外发布时间:2023年2月15日
报告发布机构: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本报告分析师:胡玉玮 执业证书编号:S1440522090003
研究助理:冯天泽相关研究:【中信建投◆政策深度】全国两会政策前瞻【中信建投◆政策深度】从地方两会看2023年地方经济工作目标和工作重点
【中信建投◆政策深度】全国性消费券会成为“促消费”的政策选项吗?
【中信建投◆政策简评】政策空窗期在即,投资策略以静制动
【中信建投◆政策深度】如何理解近期国内政策的积极变化及未来投资机遇【中信建投◆政策深度】2023年经济形势与政策展望及未来投资机遇分析
中信建投政策研究团队
胡玉玮
中信建投政策研究团队负责人。经济学博士、牛津大学博士后、欧盟访问学者。曾担任中国证监会研究院国际金融部负责人、西班牙对外银行(BBVA)驻华代表(养老金与保险)、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经济学家。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组织顾问专家,中国社科院、中国人民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客座研究员。参与或主持多项国际、国家和部委重大经济金融领域研究课题,多篇政策研究报告获党中央、国务院领导批示或批转。主要研究领域:宏观经济、国际金融、资本市场。
冯天泽
周之瀚
中信建投政策分析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理学学士与经济学学士,北京大学金融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宏观经济、货币政策、数字经济等。
免责声明:
本订阅号(微信号:胡子de全球观察)为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信建投”)研究发展部胡玉玮政策研究团队运营的唯一订阅号。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面向符合《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规定的机构类专业投资者。中信建投不因任何订阅或接收本订阅号内容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中信建投的客户。本订阅号不是中信建投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载内容均来自于中信建投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或对报告进行的跟踪与解读,订阅者若使用所载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对完整报告的了解而对其中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误解。提请订阅者参阅中信建投已发布的完整证券研究报告,仔细阅读其所附各项声明、信息披露事项及风险提示,关注相关的分析、预测能够成立的关键假设条件,关注投资评级和证券目标价格的预测时间周期,并准确理解投资评级的含义。中信建投对本订阅号所载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订阅号中资料、意见等仅代表来源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研究观点可依据中信建投后续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在不发布通知的情形下作出更改。中信建投的销售人员、交易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士可能会依据不同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头或书面发表与本订阅号中资料意见不一致的市场评论和/或观点。本订阅号发布的内容并非投资决策服务,在任何情形下都不构成对接收本订阅号内容受众的任何投资建议。订阅者应当充分了解各类投资风险,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订阅者根据本订阅号内容做出的任何决策与中信建投或相关作者无关。本订阅号发布的内容仅为中信建投所有。未经中信建投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发、翻版、复制、发布或引用本订阅号发布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亦不得从未经中信建投书面授权的任何机构、个人或其运营的媒体平台接收、翻版、复制或引用本订阅号发布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版权所有,违者必究。